宏達簡介
? ? ? ?山東宏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,注冊資金12000萬元,專注于壓力容器及換熱器的研發、設計、制造、安裝。 公司注冊商標“金宏達”在2005年被評為“山東省著名商標”公司目前擁有三處生產廠區,占地面積21.1萬平方米(316畝),生產車間建筑面積3.3萬平方米,新廠區車間占地面積2.1萬平米(含潔凈生產車間3200平方米) 重型容器車間******起重能力200噸。 公司持有A1、A2、C2、C3級壓力容器設計許可資質;A1、A2級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資質;美國ASME“U”壓力容器制造許可授權;核2、3級壓力容器、熱交換器制造許可證;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。 公司榮獲中石化市場準入資格,入網編碼40127600;中石油市場準入資格,準入編號02021014780; CPECC合格供方;中國綠洲石油公司合格供方;意大利塞班集團亞洲合格供方;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合格供方。
科研實力
公司目前擁有山東省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——山東省傳熱傳質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。
公司與清華大學、山東大學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、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等單位建立了長期技術協作關系
1.專利獲得情況
公司截至2013年底已累計研發新產品24項;
申報國家專利35項,其中發明專利1項。
公司被評為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、省科技優 秀民營企業。
2.承擔項目情況
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項;
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3項;
國家科技型中小型企業創新基金項目2項;
省科技攻關計劃和重大科技專項項目4項,星火計劃項目2項。
3.技術獲獎情況
曾獲:國家重點新產品3項;
省科技進步三等獎4次;
市科學技術二等獎1次;
市科學技術三等獎5次。
公司與清華大學、山東大學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、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等單位建立了長期技術協作關系
1.專利獲得情況
公司截至2013年底已累計研發新產品24項;
申報國家專利35項,其中發明專利1項。
公司被評為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、省科技優 秀民營企業。
2.承擔項目情況
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項;
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3項;
國家科技型中小型企業創新基金項目2項;
省科技攻關計劃和重大科技專項項目4項,星火計劃項目2項。
3.技術獲獎情況
曾獲:國家重點新產品3項;
省科技進步三等獎4次;
市科學技術二等獎1次;
市科學技術三等獎5次。
生產能力
主要生產設備有2萬噸、1.5萬噸壓力機, 冷卷150mm/熱卷220mm ×3.2m數控卷板機,5m×5.5m×26m數控天然氣熱處理爐,6m×6m窄間隙埋弧焊機,16m刨邊機, Φ5m立車,3m×3m數控高速鉆,德國梅塞爾數控等離子切割機,換熱管管板自動焊接機,西門子數控銑床等。
持證焊工共 58人:
國家質監局發證 58人 ;
國家核安全局發證11人。
焊接工藝評定共 247項, 其中:
15CrMo焊評 10項 ;?
20MnMo焊評 13項 ;
12Cr1MoV焊評 5項 ;
13MnNiMoR焊評 12項。
核級產品焊接工藝評定18項;
核級產品脹接工藝2項。
持證焊工共 58人:
國家質監局發證 58人 ;
國家核安全局發證11人。
焊接工藝評定共 247項, 其中:
15CrMo焊評 10項 ;?
20MnMo焊評 13項 ;
12Cr1MoV焊評 5項 ;
13MnNiMoR焊評 12項。
核級產品焊接工藝評定18項;
核級產品脹接工藝2項。
質保能力
公司的主要試驗、測試設備有日本島津直讀式光譜儀,便攜式光譜儀,金相顯微鏡,金屬中擴散氫數控測定儀,數字式超聲波探傷儀,X射線探傷儀,γ射線Co60探傷儀,真空氦質譜檢漏儀,鹵素檢漏儀,鐵素體測量儀、漆膜測厚儀等。
公司能夠獨立完成:
金相分析 ;
化學元素光譜分析 ;
-196℃低溫沖擊試驗 ;
不銹鋼焊縫晶間腐蝕試驗 ;
焊縫金屬中擴散氫含量測定 ;?
焊條藥皮含水量測定 ;
真空氦質譜檢漏 ;
及其它常規檢測項目。
國家質監局、核安全局發證的無損檢測人員:
Ⅲ級RT探傷1人, Ⅲ級UT探傷1人;
Ⅲ級MT探傷1人, Ⅲ級PT探傷1人;
Ⅱ級RT探傷 5人(核級 3人);
Ⅱ級UT探傷 3人(核級 2人);
Ⅱ級PT探傷 5人(核級 3人);
Ⅱ級PT探傷 5人(核級 3人);
Ⅱ級核級LT試驗檢驗 3人 ;
Ⅱ級核級VT檢驗 4人。
公司能夠獨立完成:
金相分析 ;
化學元素光譜分析 ;
-196℃低溫沖擊試驗 ;
不銹鋼焊縫晶間腐蝕試驗 ;
焊縫金屬中擴散氫含量測定 ;?
焊條藥皮含水量測定 ;
真空氦質譜檢漏 ;
及其它常規檢測項目。
國家質監局、核安全局發證的無損檢測人員:
Ⅲ級RT探傷1人, Ⅲ級UT探傷1人;
Ⅲ級MT探傷1人, Ⅲ級PT探傷1人;
Ⅱ級RT探傷 5人(核級 3人);
Ⅱ級UT探傷 3人(核級 2人);
Ⅱ級PT探傷 5人(核級 3人);
Ⅱ級PT探傷 5人(核級 3人);
Ⅱ級核級LT試驗檢驗 3人 ;
Ⅱ級核級VT檢驗 4人。